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公司新闻

AG官网- 官方平台入口| 真人娱乐·电子竞技·体育博彩尽在AG亚游|羊绒战争:建立新秩序从政治博弈到为消费者谋利(下)(图)

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8:04:20    次浏览

心有不甘的鄂尔多斯打算反击,改变这种不平等的局面。“王总常说,一流企业做标准,二流企业搞品牌,三流企业做产品。”张志说,王林祥给她出了一个很大的题目,要她把全球最好的羊绒研究所的研究员请到鄂尔多斯来,了解一下中国羊毛的现状,沟通标准的问题。 心有不甘的鄂尔多斯打算反击,改变这种不平等的局面。“王总常说,一流企业做标准,二流企业搞品牌,三流企业做产品。”张志说,王林祥给她出了一个很大的题目,要她把全球最好的羊绒研究所的研究员请到鄂尔多斯来,了解一下中国羊毛的现状,沟通标准的问题。做标准没那么容易。鄂尔多斯羊绒产业集团发现国际上对羊绒起球的检测方法非常混乱,张志带领团队决定开始做一种最适合检测羊绒起球的标准。阻力很大。“当时澳大利亚还是有点看不起中国人,总觉得中国人做事比较毛躁,说张总这是很艰巨的事,会很多很多年完不成。”张志说,其实澳大利亚人就是担心这个标准会影响到他们的出口。而且,要国际承认这个标准就得做循环实验—全球十几个标准实验室按照这个标准做一次,都通过才可以。循环实验返回的数据很差,没通过。他们找原因,发现做实验的箱子不是一个地方生产的,实验过程中存在误差。于是公司拨款定做统一的箱子。再做实验,又发现用以做摩擦的胶管规格也不一样,又修改……每一次实验后,都会组织专家开会研讨,查找问题,修改实验方法。等一轮又一轮的循环实验做完,《羊绒、羊毛针织品起球测试方法》终于全部通过正式发布时,已经是2011年了。这一场重获国际市场话语权的努力,花了整整10年的时间。这些努力,不仅为中国羊绒争得了更多话语权,鄂尔多斯集团也因此受到国际羊绒组织的尊重,成为其中为数不多的中国企业代表。现在,鄂尔多斯集团是CCMI(国际羊绒驼绒制造商协会)唯一的中国企业成员。CCMI是国际羊绒行业最具影响力的组织之一,爱马仕、劳罗皮亚都是它的成员。“是他们邀请我们参加的,”张志说,“他们的主席对我们非常熟悉,说如果中国想加入这个组织,第一家必须是鄂尔多斯。他知道鄂尔多斯在中国的影响,所以他写信给王总,邀请我们参加。”据鄂尔多斯羊绒产业集团提供的数据,截至2014年底,该集团技术中心主持制定的国际标准完成了1项,正在制定2项,准备申报2项,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14项,企业标准39项,申请国家专利228项,其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明专利9项,实用新型专利9项。有了标准,一方面可以让竞争秩序更规范,同时,也能令消费者对这个市场看得更清楚。“就像买钻石一样,碎钻就不值钱,一个几克拉的钻石就价值连城了。标准的存在,就是为了让消费者明白买的商品是什么水平的。”张志说,“这是为了给消费者一个明确的交代。”打假之战第二战场 2014年11月,国家质检总局的工作人员以消费者的身份,对部分电商出售的羊绒衫进行了抽查,结果发现,全不合格。无良的商家把羊毛、棉纶、粘纤、兔毛等物质填充到原料里,纺纱针织,最后在吊牌印上100%山羊绒的标识,但其实羊绒含量极低,甚至100%没有羊绒。无良的商家在钻一切漏洞造假、售假,攫取高额利润。鄂尔多斯羊绒产业集团对此感触更深。自从伊克昭盟2001年更名鄂尔多斯市后,许多造假者就看到了蒙骗公众的方法:以鄂尔多斯市的名字来混淆鄂尔多斯羊绒集团的产品名字。“写鄂尔多斯市羊绒衫,市字写得很小,甚至连市都没有了”,张志说,他们每年为打假和品牌管理的文件都厚厚一沓,甚至引入了人民币防伪技术做标牌。“我们的吊牌有一个水印,水印就写的鄂尔多斯。这些吊牌是在四川的钱币厂做的。”张志介绍说,“要在那儿加工东西,都是经过中国人民银行批准,合同跟中国人民银行签的。”对羊绒厂商来说,打假是一场投入巨大的战争。与无良商户的战争,是一场正与邪的交手。打假,却并非仅仅是为了维护羊绒产商利益,更重要的是维护消费者利益,许多羊绒衫品质低劣,可能会对直接接触的皮肤产生伤害。这些羊绒衫,大都走低价路线。“100元怎么可能买到羊绒衫”,一位经营羊绒衫多年的店主说。据业内人士估算,一件最普通的羊绒衫,光山羊绒的成本就要300元以上,再加上编织、人工成本以及运输成本等,总体成本至少在500元以上。“好的山羊身上,一年也才能产不到100克绒。”张志解释道,织一件好的羊绒衫,得需要6只羊。“羊绒和金子一样计价”,也因此,大家提到羊绒,会称它“软黄金”或者“钻石纤维”,珍贵无比。在电商渠道没有得到更好的规范前,张志建议消费者去正规商场或品牌专卖店购买羊绒衫。作为CCMI唯一一家中国企业会员,鄂尔多斯羊绒集团也承担着监督羊绒市场情况的职责。根据张志的经验,最近几年,正规的商场中所购买的羊绒制品,基本没出现过假货。阻击搅局者捍卫之战另一种假,却令山羊绒从业者猝不及防。在羊绒行业干了一辈子的张志没有想到,“什么是羊绒”也会成为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。因为在河北邢台市清河县,提出了绵羊绒的概念。“所谓的绵羊绒全是假的,绵羊只产毛不产绒。”张志颇有些无奈地说。“被称为绵羊绒的土种毛的质量,无论是色泽、物理性,还是手感上,肯定不如山羊绒。”彭燕丽也坚决反对“绵羊绒”这种叫法。“山羊绒产量是非常少,可能全世界每年也就不到两万吨,加上它又很贵”,于是有些人就动了邪念,想把产自绵羊身上的一种土种毛当成羊绒来卖。河北当地曾一直想把绵羊绒的叫法变成国家标准,遭到了毛纺工业部门和传统羊绒企业的坚决反对。对企业和产地来说,这不仅是名字之争,更是维护传统羊绒市场秩序的战争。这场战争,从17世纪对贸易主导权的控制,到1980年代的羊绒大战,再到现在打击电商售假、抵制绵羊绒乱局,一直没有停歇。在被称为“软黄金”的羊绒高额利润的诱导之下,不断有新的搅局者出现,希望能从其中趁乱分一杯羹。羊绒行业和羊绒企业,不断与这种乱象做斗争。不过,如同他们所意识到的,市场永远要比政策和制度领先一步。在新的秩序建立前,他们也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财力孤身应战。这不仅关系到自己的生存、消费者的权益,更关系到羊绒传统能否更好地从文化上、技术上继承并传承,关系到刚刚繁荣起来的市场能否持续发展,关系到张志他们这代人甚至未来几代人,能否继续保持并加强中国羊绒行业在国际上的地位。中国羊绒市场,由此也逐渐迎来一个更好的时代。被国际巨头垄断的市场,已经逐渐打破,羊绒文化西风东渐,以往单纯注重穿衣保暖的消费者,也有了更高的追求。当初,英国不远万里也要夺去“羊绒之路”的控制权,就是因为西方消费者对羊绒这种更贴近自然、更纯正的物质的狂热。而现在,国内也有了这样一群特定的发烧友,他们把那洁白纤细的羊绒称为“软黄金”,并视此为一种新的,更高品质的生活象征。所以,对鄂尔多斯羊绒集团来说,推进标准化制定的工作,更加不会止步,为了自己和消费者的利益共赢,也为了维系这个行业的发展。就在《羊绒、羊毛针织品起球测试方法》发布的2011年,张志又和她的同事们在ISO的框架内主导起草了一个山羊绒鉴别标准。这个标准完成后,先是成为了国家标准,国际上许多企业和实验室也经常使用这种方法,只是它还没完全通过国际认定。但张志颇为有把握地说道:“这标准还剩最后一道投票程序,如果通过,今年8月份,最晚今年年底就能发布了。”